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黑龍江建議增值稅劃歸中央 適度賦予地方稅權

  在財政部開展2013年財政改革與發展六大重大課題研究中,黑龍江省財政廳承擔瞭"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問題"這一課題。

  該課題由黑龍江省財政廳廳長王慶江和副廳長高大偉負責,課題組成員包括預算處、科研所、國庫處、行政政法處等業務處室相關負責人。

  課題報告認為在保持收入框架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可以以中央上收事權與下放財力為主線,按照"外部性、復雜性、激勵相容性"三原則,劃分層級政府的支出責任。

  報告建議按照阻力由小到大、利益主體由少到多的原則,由中央分步有序上收部分支出責任。如大江大河治理、全流域國土整治、全國性生態環保項目等支出,可直接上收中央。

  收入調整方面,報告建議將增值稅劃歸中央,並在零售環節開征銷售稅。原因之一,在於以增值稅為核心的流轉稅,由於增值越大,繳稅越多,實際形成瞭稅收由原材料生產供應省份向發達省份轉移的結果。

  此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解讀財稅改革總體方案時表示,收入劃分改革需在相關稅種稅制改革基本完成後進行;而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需要量化指標並形成有共識的方案。

  多位財稅專傢對記者表示,事權調整牽涉到人事、機構、財力等多項內容,需探討劃分的標準,還要考慮稅改後政府間收入變動情況,問題相對復雜。

  隨著財稅改革的推進,報告的部分內容也已變成現實,或在推進當中。如旨在厘清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簡政放權、收費項目清單的出臺,新修訂通過的《預算法》取消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掛鉤事項,進一步規范轉移支付等。

  中央承擔更多事權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決定,對央地關系的改革方向定調為,"在保持現有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穩定,結合稅制改革,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報告也指出在保持收入框架基本穩定的前提下,改革的主要思路為,以中央上收事權與下放財力為主線,按"外部性、復雜性、激勵相容性"三原則,劃清政府支出責任,中央承擔更多的責任。

  上述三原則中,關於中央承擔更多責任,在樓繼偉的論述中也多次被提到。近期,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幹年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中,樓繼偉的署名解讀文章《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范化、法律化》再次提到,中央事權明顯不足。

  課題報告則進一步給出瞭中央上收事權的路徑。認為可先將沒有行政體制障礙,隻需從技術層面進行調整的支出責任上收,比如大江大河治理、全流域國土整治、全國性生態環保項目等支出責任可直接上收中央。

  其次,對需要通過行政體制改革重新定位和調整的支出責任,要從危機推動、共識一致的領域進行突破,將事關全國外部性、市場要素自由流動和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支出責任上收。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職能和機構,再如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等。

  最後,可對改革阻力大、操作難度高的事權,可創造條件,根據法治建設和行政體制改革進程,逐步上收中央。

  首先要討論事權劃分標準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事權調整需要首先討論事權劃分標準,否則事權劃分就流於碎片化、摳細賬的紛爭局面。

  事權劃分的標準,上述報告以及樓繼偉近期的論述中,都提到瞭"外部性、復雜性、激勵相容性"的原則。即有利於統一市場,消除市場壁壘,促進要素自由流動,事關環境友好型社會,跨省重大項目等事宜,應交由中央負責。

  報告對政府間支出責任提出瞭一個初步構想。如教育領域事權的劃分,建議高等教育劃為中央事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除共擔以外的其他事項,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特殊學校教育為地方事權;而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按照8:2的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公擔,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由中央和地方均攤。

  曾有省會城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教育經費的支出多由地方承擔,且越到基層負擔越重,有些縣級政府70%的財政收入用於當地教育。

  建議增值稅收歸中央

  報告建議將增值稅劃歸中央,並在零售環節開民間信貸金主征銷售稅。具體而言,在將增值稅由央地共享稅變成中央收入時,應適度降低增值稅率,並由中央全額負擔出口退稅。為抵消對地方稅收的影響,在零售環節開征銷售稅,作為地方稅種。

  按照財政部公佈的2013年全國公共財政決算報告,國內增值稅實現收入2.88萬億元,在當年全部稅收收入中占比26%,為占比最高的一個稅種。隨著營改增的推進,部分營業稅也將變成增值稅,增值稅的收入規模有望進一步加大。現在增值稅按照75:25由中央和地方共享。

  增值稅對地方政府行為的引導,在財稅業內被詬病多時。增值稅雖隻有25%歸地方,但卻很大程度上導致瞭地方政府偏愛上工業項目,部分造成同質化競爭和產能過剩。

  報告指出,開征零售稅作為地方稅種,能改變地方幹預企業生產經營、盲目追求數量擴張的現狀,能引導地方政府合理招商引資,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

  以增值稅這種流轉稅為地方收入重要來源,還帶來另一問題。報告指出,分稅制建立以增值稅為核心的流轉稅體系,上下遊企業成為聯動征收鏈條,增長越多,繳稅額就越大。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多為資源密集地區,也是原材料輸出基地,通過輸出原材料用於深加工,每年向發達省份轉移瞭超千億元的增值稅及附加稅收入。

  黑龍江作為課題的承擔者,指出黑龍江等糧食大省,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報告指出,受保障糧食供給影響和穩定物價的要求,原糧加工受到控制,而糧食產出省的糧食深加工比較落後。而且糧食行業初加工和高檔加工,分別適用13%和17%的稅率,這也造成瞭稅收的轉移。

  當然,配合增值稅上收中央,報告給出的配套改革方面包括,將消費稅劃歸地方;建立房地產稅制度,合並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為房地產稅,在保有環節、按照"新房新辦法,老房老辦法"開征;資源稅從價計征;將車輛購置稅劃歸地方;適度賦予地方稅權,將稅源零散、納稅環節不易掌握,具有明顯地域特征的地方稅,建議由省級政府制定稅收基本法規。

  加快非稅收入改革

  近幾年,隨著宏觀經濟增速趨緩,地方財政收入也告別瞭高速增長,一些地方政府靠非稅收入的高速增長來支撐財政收入的增長。如2011-2013年非稅收入分別同比增長瞭41.7%、17.5%、12.1%,而同期稅收收入同比僅增長瞭22.6%、12.1%、9.8%。

  報告建議加快非稅收入改革,部分實行"費改稅",部分建議取消。如可將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教育基金合並為"教育稅";將分散在勞動、民政、人事、衛生等部分的社會保障基金改為統一征收的"社會保障稅";將地方用於市政建設的收費、基金、附加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並入城市維護建設稅。

  報告指出,非稅收入占比過高會削弱財政的統籌能力。因為非稅收入來源分散、資金用途和性質多種多樣,有管理類、補充類、成信貸借貸貸款全省皆可處理本類、資源類、稅收類,有些政策目標不明顯,大部分為專款專用,使得非稅收入與部門利益掛鉤,財政部門難以統籌適用。

  >>11月15日新浪樂居 大型看房團線路報名!9條線路,橫掃北京60餘個的樓盤!包吃包喝包車! 【點 擊報名】

新聞來源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14-11-14/08022983824.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deto31 的頭像
    wadeto31

    wadeto31的部落格

    wadeto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